期待更多高质量科普(编辑手记)
近期,全国首个科普月的各项活动掀起了又一轮科普热潮。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科普有利于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近期,全国首个科普月的各项活动掀起了又一轮科普热潮。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科普有利于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通讯员: 段燕霞 李媚妃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我校于2025年9月19日成功举办了“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郴州(苏仙)行。本次活动特邀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周又红教授莅临我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
本次大赛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题,共征集原创科普作品7287件。经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公示及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获奖科普作品777件,具体包括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厨房里的大蒜、八角、桂皮,不仅是调味料,也是治病救人的药材。”9月26日下午,在江岸区丹水池小学报告厅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张燕君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为题,带领百余名小学生揭开药用植物背后的科学世界。她没有堆砌专业术语
9月25日晚,“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四川汇演第二场暨雅安汇演首演活动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这是我市科学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也是一次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重要实践。
大赛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题,共征集到原创科普作品7287件,经组织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公示和综合评定,评选出获奖科普作品777件,其中,视频类268件、动画类179件、科普文章259件、科普摄影71件;一等奖作品158
全国首届科普月如约而至。为响应“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号召,漠河市图强中心学校围绕 “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主题,精心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为全校学生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盛宴。
近日,网络上流传“从畜生道转世而来的人可通过衣着打扮识别,遇到后需保持距离”的说法,引发部分网友关注。然而,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本质是典型的封建迷信思想,不仅违背客观事实,还可能引发人际误解与歧视,必须坚决抵制。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光明网特别推出《科普月·大家谈》栏目,邀请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分享科普故事、探讨创新路径、展望美好未来,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欢迎赐稿:cailin@gmw.cn)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连日来,行业单位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这一主题,汇聚多方科普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助推科学知识深入基层、惠及大众,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营造崇尚科学、
“我曾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主动捡起地上的废弃电池。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孩子告诉我,老师说这会污染土壤,我们要保护环境。”王双明说,看到科普工作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感到非常欣慰。
9月20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陇原之光——在甘院士小传》新书发布会在兰州西北书城举行。该书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策划组织、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旨在通过图书的形式推动科学传播,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为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但科学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展开,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需要多部门、多机构的共同努力。
为更好地满足科技工作者对于“科享汇”小程序的需求,提高小程序使用的便捷性、互动性,小程序升级优化了个人端四大功能,一起跟随本文快速了解!
为引导少先队员走出课堂、开拓视野,在实践中深化对家乡地质地貌的认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热情,9月17日,桥西区逸夫小学组织部分少先队员走进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分成三支小队开启了一场“探石”之旅。
9月19日上午,勉县2025年全国科普月暨文明乡风月月行主题示范活动在老道寺镇中心小学顺利开展。县科协主席何静、县老年科协教育分会会长李苑同志、县红十字协会会长杨建波、老道寺镇组织委员李雪云、汉中市机器人编程协会会长邹寿清、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谢利斌、县武侯墓
科普之声,智创未来。21日,40多组选手、上百名中小学生和老师家长,齐聚长房24品生活中心,共同拉开了2025年“科普长沙”讲解员(团队)遴选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通过搭建科普展示平台,以趣味化表达解锁科技奥秘,以多元化形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提升
在科技日新月异、科学精神日益普及的现代社会,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引人深思:以星座、塔罗、占卜、风水、命理等为代表的“玄学”文化,不仅没有式微,反而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复兴,甚至借助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这一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迷信”可以概括,而是折射出当代
9月17日上午,由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李沧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青岛徐水路小学成功举行。山东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卢嘉明老师,以《仰望身边的星光!聆听山东科学家的精神密码》为题,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思想温度的科学家精神宣讲,点亮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但科学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展开,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需要多部门、多机构的共同努力!